近日,美国西海岸港口的货船数量急剧下降,引发广泛关注。据《观察者网》报道,原本计划有41艘中国货船从中国驶往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包括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但截至5月9日,这一数字已归零。这一现象不仅令美国官员感到震惊,更凸显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供应链的深远影响。
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作为全球第五大繁忙港口,其货运量的暴跌尤其引人注目。数据显示,洛杉矶港的货运量较平时下降了35%-40%,而长滩港的货运量也减少了35%。此外,美国第二大集装箱港西雅图港在5月7日当天甚至出现了零集装箱抵港的异常情况,这在疫情暴发以来尚属首次。
美国西海岸港口官员对此表示担忧。长滩港首席执行官马里奥科尔德罗(Mario Cordero)指出,这种货船数量的急剧减少速度远超疫情时期,并形容这是疫情暴发以来最不寻常的现象。西雅图港港务局长瑞安卡尔金斯(Ryan R. Calkins)也表示,没有任何货船抵达,这表明根本没有任何货物运输。
分析认为,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特朗普政府自2018年起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美之间的货运量锐减30%-40%。目前,美国消费者正面临商品价格上涨和短缺的风险,而港口官员警告称,如果不迅速改变现状,消费者将在未来30天内感受到这些影响。
加州州长纽森(Gavin Newsom)也对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提出批评,称其已使经济亮起红灯。他指出,加州北部港口奥克兰港的进口量减少了20%,南加州由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组成的港区进口量减少了35%,整体预定入港货轮数量锐减60%。纽森强调,这是美国政府必须正视的严重后果,呼吁尽快达成中美协议以缓解经济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东海岸的新泽西港和纽约港也出现了货运量放缓的情况。数据显示,新泽西港的货运量下降了31%,而纽约港的货运量则下降了30%。这一趋势进一步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了西海岸港口,还波及了整个美国的海运网络。
面对当前的困境,美国港口官员呼吁中美双方尽快达成协议。科尔德罗表示,如果情况不能迅速改变,货架上可能会出现空空如也的情况,这将对消费者造成直接冲击。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则坚决反对美国的高关税政策,并呼吁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解决分歧。
此次货船数量骤降事件不仅反映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性影响,更凸显了美国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随着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增加,美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其对华政策,并寻求更为务实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贝多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gmc.com/6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