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妇科病”论文的离谱产业链

5月7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发布情况通报:关于网络上涉及我院职工的相关论文信息,我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开展调查核实处理。经核查,相关论文存在科研失信行为。我院依规依纪给予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降级、通报批评等处罚。

据报道,近日,一篇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两位妇科医生发表的论文,因患者数据男女比例引发网络热议。该论文名为《腹腔镜联合GnRH-a对不孕伴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并收集了在该院的100例患者样本。样本病例中,男性患者达64例。该论文2018年发布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中外医疗》期刊。

此前,一篇2017年发表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的论文被曝出现“子宫肌瘤男性患者”,引发热议。5月5日,该院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承认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对护士霍某某给予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男性妇科病”论文的离谱产业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论文情况说明。图/齐鲁医院官方微博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医药指南》《中国农村卫生》《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等多个期刊,均存在妇产科领域论文中出现男性患者的情况,所涉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产后出血等。

医学论文频频出现低级错误的根源在哪里?专家认为,医学论文“翻车”的背后存在着一条以论文代写为业务的灰色产业链,而这一产业链的出现,与当前医院职称评价机制中设置的论文指标有关。

“妇科男患者”并非个例

记者梳理发现,由中国保健协会主管主办的《中国医药指南》发表的2篇妇产科领域论文,也出现了男性患者。

2018年发表的《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预防中的意义分析》一文“选取了出现羊水栓塞的高危产妇1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有31例女性患者、34例男性患者;对照组中有32例女性患儿、33例男性患儿,最小的患者有28岁,最大的患者有48岁”(注:原文表述如此)。

“他们打错了,应该是女,打成了男,出版后寄过来,我也没核实。”该文章作者抚顺市中心医院产科护士王忠红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其文章出现男性病例是出版社失误所致。

无独有偶,该期刊2015年发表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联合卵巢移位、阴道延长对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内分泌水平的影响》,第一部分资料与方法介绍中,将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60例为男性,40例为女性;观察组中55例为男性,45例为女性。该文章作者为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医生智秀峰。

5月6日,《中国医药指南》在官网发布声明,称该学术不端问题是由于当时审稿流程存在漏洞,审核人员未能对文章内容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查,未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错误,目前已辞退涉事编辑,并制定整改措施。

类似的问题论文还在被不断曝出。2014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的《中国农村卫生》发表了一篇名为《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的文章,研究抽取了69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但69例患者中“男35例,女34例”。该文章作者为河北省宁晋县医院妇二科医生赵丽娜。

《中国农村卫生》编辑部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已成立专班全面彻查,由于2014年的部分工作人员现已调岗,尚无法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正从多方面还原事件。后续将对刊物内容全面自查,进一步升级和完善,填补漏洞。

今年2月,《自然》发表文章,首次对全球撤稿机构进行统计和分析。文章显示,全球撤稿数量最多的机构中,前10位有7家是中国的医院或医学院,位于首位的是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2024年共有超过5%的论文被撤回。该文章指出,大多数论文的撤稿原因都与不当行为有关,问题症结在于部分医院青年医师通过论文工厂购买伪造稿件。

“男性妇科病”论文的离谱产业链

图/图虫创意

“造假都不认认真真地去造假了”

“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连造假都不认认真真地去造假了。”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教授段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某些情况下,医生为了评职称需要发论文,就会找到“论文工厂”,后者会与杂志社串通好,只要付钱,论文就一定能发表。出现“子宫肌瘤男性患者”这样的低级错误,说明论文作者自己都不仔细去看,“论文工厂”也不认真去写,杂志社也没有认真去审。

《中国新闻周刊》以客户身份向一家医学论文代写机构咨询论文投稿服务。该机构工作人员询问:“需要什么时间见刊?自己有文章吗?”据介绍,该机构的论文投稿服务主要分为“代发”和“写发”两种,如果客户手上已有写好的文章,机构就只负责投稿和联络接收。

如果购买“写发”服务,机构还能安排“专业”的写手代写论文。而在记者试图确认写手身份时,工作人员则拒绝透露,但反复强调“他们是专业的”,还说“写手知道杂志社的喜好”“都是(杂志)社里给安排的”。

两种服务的投稿成功率也有所不同。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代发”的情况下,客户要先将自己写好的论文发给论文代写机构,再由机构送交至杂志社编辑处进行预审,接收率并非100%。但如果购买“写发”服务,因为该机构跟期刊有合作,那肯定是“包录用的”。

随后,该机构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推荐了4本医学领域的北大核心期刊,称能与这4本期刊对接“写发”服务,一篇论文的写发费用价格在4.35万—4.6万元间,版面费需要自理。当《中国新闻周刊》询问这样发表的论文是否能用于医院评职称时,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北大核心(期刊),国内的顶尖刊物了,必须能评职称。”

金春林是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还同时担任《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等多家杂志编委的职务。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编委审稿时会重点关注科学性和准确性、创新性与学术价值、逻辑结构与规范性、伦理的合规性四个方面。

在金春林看来,论文中出现“子宫肌瘤男性患者”这一低级错误反映了低质量期刊审稿流程失效、为盈利降低标准的问题。同时,部分作者科研诚信缺失,为了升职铤而走险,编造数据或者虚构病例。

“男性妇科病”论文的离谱产业链

“男性患子宫肌瘤”论文截图。图/论文原文

制定职称评审差异化评价体系

前述医学论文代写机构工作人员表示,找他们代写论文的客户,不少都是用于医院评职称。段涛也提到,在国外,很多国家的临床医生是没有职称、不需要晋升的,也就不会导致医学论文灰产泛滥的乱象。他反问,国内医院的职称评价体系多大程度上跟论文挂钩?

某国内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邓敏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所在医院用于职称评价的内部文件。文件显示,论文作为工作业绩评价的重要指标,根据期刊级别和作者顺序赋予不同的分值,如以第一作者在中国科学院II区期刊上发文可获得20分。

福建省某三甲医院一名从业5年的护师林茜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护士的职称晋升之路包含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五个阶段,自己近期正在准备主管护师的职称聘任,所在医院不仅要求通过相关技术考试,还需满足6年工作年限、1篇核心期刊或2篇普刊论文等要求。

“平均每周工作时长在35个小时左右,遇到病人高峰期或抢救等情况,经常需要加班。”林茜表示,这样的工作情况下,写论文精力有限,目前手头上有一篇待接收的论文,从前期调查、数据收集分析,再到最后成稿,花了近八个月时间。

“早期医院管理审核不严时,经常有人为评职称,会找论文代写。”林茜表示,近年来,其所在医院进一步加强科研论文的审核,不仅写作前要求论文题目需经由护士长审核通过,操作过程中,护士长也会进行中期监督,且最后成稿也需要护士长审核后,才能投给期刊。“现在身边大部分同事会自己写论文,但仍有个别会找机构代写。”

“推动技术进步一定是少数人的事,不是所有人的事。”段涛表示,将论文纳入职称评审指标的初心是好的,论文、课题成果相较于临床工作更容易量化。但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生晋升也有发论文的指标,他们没有接受过论文方面的培训,没有能力发论文,就只能被迫造假、找“论文工厂”。

金春林认为,医院职称评审应制定差异化评价体系。医学论文作为医学进步和科研能力评价的客观指标,存在于职称评价体系中是合理的,但应仅在顶级医院设立。基层医疗机构临床任务较为繁重,如果因硬性的论文指标,导致基层医生被迫通过论文造假满足要求就不合理了。“不能为了写而写。”

林茜也认为,科研论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护人员的临床水平,也能提高对临床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但更多的临床能力,如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应急处理、沟通能力等很难通过论文反映。“对医生和护士而言,更重要的职称评价标准,应是临床实践。”

邓敏提到,论文的接收上,存在临床研究的论文比基础研究的论文“地位低”的不公平现象。金春林表示,基础研究会更受到一些期刊的青睐,是因为基础研究更容易体现学术创新性,而临床研究往往是基于一些重复的工作,通过技术的改良使得临床疗效的提高。

“我建议今后编委当中要多引入临床专家参与评审,侧重研究对实际临床工作的意义。对临床治疗有改善的一些科研成果,我觉得应该都登出来。”金春林表示,这样能优化期刊审稿标准,鼓励多学科合作,提升医学论文的综合价值。

(文中邓敏、林茜为化名)

作者:胡可欣 梁小燕

编辑:杜玮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贝多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gmc.com/6232.html

(0)
贝多财经的头像贝多财经
上一篇 2025年5月8日 下午1:06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下午12:36

相关推荐

  • 用碗还是用碟吃饭?南北方人吵翻了

    如何快速判断一个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 看他吃饭怎么用碗和碟。 有网友聚餐时发现,当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坐在一起吃饭时,就能看到一个很明显的差异,那就是南北方人对碗和碟的用途不太一样,北方人习惯将菜夹到碟子里吃,而南方人菜都放碗里,碟子专门用来放吃剩的食物残渣。 图源:小红书@778、@土豆丝儿公主(已获授权) 各个地方的网友纷纷现身说法。有北方网友表示,他们的…

    2025年5月8日
    500
  • 广州水上巴士,要“落幕”了?

    兴盛一时的广州水上公交,陆续迎来停运。 最近,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以下称“水巴运营公司”)发布公告称,因长洲码头需进行升级改造,水上公交S10“鱼珠—长洲”航线于2025年4月29日首班起暂停营运,复航时间待定。 而在两周前,其刚刚停运了S05号水上公交。如今还在正常运行的广州水上公交,仅剩下2条航线,分别为S06(黄沙—白鹅潭艺术中心码头)和S09(…

    2025年5月2日
    2200
  • 赶飞机,到底为什么要提前那么久到机场?

    五一假期,选择坐飞机出行的朋友,尤其是喜欢卡点到机场的朋友要注意了: 这种时候,千万别卡点到机场! 要不然,“算准时间”冲进机场的你,很可能只能听到“距离起飞还有40分钟,值机通道已关闭”的声音,然后眼睁睁看着柜台关闭,选择改签或者退票。 不过,每个机场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这个时间不见得一定是40分钟。目前,国内主要机场的停止值机时间大都是在30分钟以上,…

    2025年5月6日
    1000
  • 听障女生因太美上热搜,背后有个问题值得关注

    前不久,西安美术学院一位听障女大学生,因长相太完美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有网友质疑她“美得不真实,像AI”;但更多网友呼吁打破偏见,表示“残疾人长得美不是原罪,可以很时尚,也可以当网红”。 一个活在无声世界的人,会遭遇怎样的隐性歧视?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到社会上仍然存在“残疾人就应该朴素”的刻板印象。 除了消除偏见,还有一个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这位女生提到,她…

    2025年5月1日
    1800
  • 为什么机器人跑马拉松也要穿鞋?

    现在的机器人不仅跑马拉松,还穿上了跑鞋。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赛程21.0975公里,现场共有20支机器人赛队参与比赛。 机器人界的首次“跑马”属实把大家乐坏了。 有的机器人还没正式出发就一头栽倒在地,缓了半天才又站起来。 图源:Bilibili@飓风老鼠(已获授权) 有的跑了一段后突然失控,撞向旁边的围栏,后面跟着的工作人…

    2025年4月25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