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一边裁员一边找人代工 老员工困境引发关注!在娃哈哈工作了15年的销售总监老张,上个月的工资条竟然出现了负数。从年薪百万到被降级为“铺货员”,现在每个月到手不足800元,还因为未完成KPI倒欠公司2万元。
这不是段子,而是西安维权员工曝光的真实案例。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老张等人集体讨薪时,宗馥莉掌舵的宏胜集团突然新增了30条生产线。预计到2025年,代工订单将增长200%,但这些订单大多流向了外部公司,包括宏胜自己的子公司。
杭州萧山工厂的周大姐接到通知时感到非常困惑。她被告知要么去云南分厂支援三年,要么领基本工资在家待岗。选择题把这位有着二十年工龄的老员工逼到了绝境。所谓的“帮扶”实际上并不需要老师傅,新车间全是自动化设备,周大姐每天的工作就是擦机器。她的工资从7200元降到1800元,社保还断了三个月。
陕西乳品车间的情况更加糟糕。五十多名员工突然被通知“设备检修”,一停就是大半年。尽管政府三次介入协调,公司表面上答应复产,实际上却把酸奶订单全部转给了河南的代工厂。主管在微信群里威胁说:“谁在群里说要去劳动局,明天就办离职!”这个自发组织已覆盖全国11个工厂,人数突破1500人。
他们不仅对抗降薪调岗,还反对新修订的《职工代表大会决议》。文件中明确规定:组织维权算“严重违纪”,公司可以直接开除。甚至点赞也会扣绩效分。老员工发现合同被动了手脚,原先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变成了“宏胜饮料集团”。原本的年薪制成了泡影,五险一金缴纳基数也被偷偷打了七折,每月少交1400元公积金。
就在老车间集体停摆时,宏胜集团的生产基地正日夜赶工。宗馥莉亲自督建的徐州工厂,十二条饮料线全开,新招的临时工比娃哈哈正式工多三倍。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新建生产线专接“特殊订单”。某款包装酷似营养快线的气泡水,生产成本比娃哈哈同类型产品低18%,因为使用了代工厂的便宜原料。
最让老员工寒心的是杭州精密机械公司。这家曾经的王牌设备商,现在车间里蜘蛛网都结了三层。而本该由他们生产的灌装机,正从宏胜关联企业厂房里源源不断运出来。老员工们逐渐看清套路:降薪调岗都是前菜,逼人主动辞职才是真。有中层私下吐槽,现在想拿N+1赔偿比登天还难,公司就等着你自己熬不住走人。
但宏胜系的扩张速度确实惊人。仅2024年就吃下娃哈哈23%的原料采购订单,物流单量暴涨47%。被裁掉的销售骨干发现,自己维护十年的经销商,全被划进了宏胜的客户管理系统。更蹊跷的是代工乱象。某款在抖音爆火的儿童乳饮,包装印着娃哈哈Logo,生产批号却属于宏胜子公司。消费者根本分不清买的是正牌还是“贴牌货”。
维权代表王师傅带着二十多人去仲裁,结果反被将了一军。公司甩出新合同:当初你们自愿转签宏胜,纠纷该找新东家。所谓的宏胜子公司注册资本才50万。律师指出这招“金蝉脱壳”既甩掉了老员工包袱,又保住了上市公司报表的体面。
现在最惨的是四十多岁的技术工。出去应聘被嫌年纪大,留在厂里每天被摄像头盯着刷抖音时长。有老师傅苦笑着自嘲:“我们现在就是人形打卡器,专门帮公司凑考勤数据的。”
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表态。原本被捧上神坛的AD钙奶,最近三个月退货率涨了12%。超市促销员发现,许多顾客结账前会特意翻看生产地址:“不是杭州萧山产的?那不要了。”网友把这种现象称为“良心税”。
有人在娃哈哈直播间直接开怼:“你们把老师傅都赶走了,生产线搬去小作坊,还好意思卖情怀?”更戏剧性的是代工厂的反噬。河南某食品厂被发现同时生产六个品牌的同类产品,卫生评级只是C级。那些从娃哈哈流失的订单,正在亲手砸掉自家招牌。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贝多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gmc.com/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