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摩卡壶可以直接放在煤气灶上煮吗?这双鞋有37码吗?我想试试这个颜色。2025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上海第一食品商店、环球港、永辉超市等商超的外贸优品专区人头攒动,原本出口美国的商品因贸易政策调整转为内销,引发市民疯狂捡漏。高性价比的国际品质商品,叠加节日消费热潮,催生出独特的市场现象。
在南京路步行街的思乐得专柜,近30种出口转内销商品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圆润的高硼硅玻璃墩墩杯、获德国红点奖的保温杯、专供海外钻级酒店的不锈钢法压壶等,凭借过硬工艺和亲民价格成为抢手货。一名消费者以219元购得原价1800元的法压壶,直呼划算。企业负责人曹爽表示,公司在美国市场业务占比超五成,此次内销策略调整仅用一周便完成上架,迅速迎来泼天的流量,未来将根据销售反馈增加热销品和新品。
环球港的出口商品展销会上,一家青浦区女鞋工厂的展台尤为火爆。原价数百美元的高端女鞋现以58元至239元销售,日均售出二三十双,甚至有顾客自发在朋友圈宣传。企业负责人坦言,往年此时已敲定美国订单,今年却因关税压力积压库存,转内销成为自救关键。
市民的消费动机多元。90后的李先生为厨房添置进口级金枪鱼罐头,称网购买不到看得见的品质;退休的于阿姨则直言支持国货,帮企业渡难关。不少消费者通过传统媒体获悉信息,将捡漏视为支持民族企业与满足生活需求的双赢。
电商平台也加入助力外贸转内销的行列。淘宝天猫推出外贸精选专项,计划扶持超1万家外贸商家,通过流量扶持、半托管服务等措施加速内销转型。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已有206家企业进入内销对接流程。
这股热潮背后折射出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往追捧进口品牌的消费者,如今更看重性价比与实用性。外贸商品凭借国际标准的生产工艺和低于海外市场的价格,恰好契合这一趋势。企业亦在调整策略,如思乐得计划引入更多国际获奖产品,长三角茶企、蜂产品企业等也将接力上市新品。
专家指出,出口转内销既是企业应对国际形势的应变之举,也是国内消费升级的体现。然而,如何平衡低价促销与品牌价值、避免短期热销后的库存压力,仍是企业需面对的挑战。市民在捡漏之余,亦需理性消费,避免盲目囤积。
五一假期虽已结束,但外贸优品的热度仍在延续。商场表示将陆续上架更多商品,而市民的捡漏热情,或将为国内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贝多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gmc.com/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