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重磅政策出台有何深意?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这一揽子金融政策包括央行发布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三大类十项具体政策;金融监管总局在房地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民营企业融资、稳外贸、加大科技创新支持等方面提出八项增量举措;中国证监会围绕稳市场提出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大力发展并购重组、科技创新债券,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各项举措。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多重挑战的当下,此次一揽子金融政策“组合拳”的出台,彰显了国家稳经济、促发展、稳金融的决心,能够有效缓解市场压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一揽子重磅政策出台有何深意?
图/图虫创意

如何看这次降准降息的时机和力度?

此次政策出台的时机把握精准,兼具及时性与针对性。一方面,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此时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是对政治局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体现了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经济面临内需修复乏力、外需波动加剧的双重压力,二季度稳增长任务艰巨,政策在“五一”假期后第二个工作日公布并落地,既对冲了节日前后市场情绪的潜在扰动,也向社会各界释放出“稳预期、强信心”的明确信号。

从政策实施力度分析,此次降准降息可以说是“量价齐调”的关键举措。首先是降准降息的政策力度较大,是历史上第三次同一天宣布双降(同一天宣布降准降息,此前在历史上仅有两次,分别是2008年12月22日和2015年8月25日),0.5个百分点的降准幅度,预计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有效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状况,为企业融资“解渴”;0.1个百分点的政策利率下调,连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多领域利率调整,形成覆盖实体经济全链条的融资成本压降效应。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结构性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扩容、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创设,标志着金融支持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深化,既瞄准“卡脖子”技术攻关的资金痛点,也聚焦老龄化社会的消费潜力激活,精准破解供给结构失衡与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矛盾。

从政策出台的即时效能看,市场反应未呈现剧烈波动,一方面是因为当前面临的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市场不确定性更多,市场预期的力度更强;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政策效果的显现通常存在滞后性,短期内的市场反应未必能完全印证政策落地后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也恰恰反映出政策设计的审慎考量。在全球通胀高企、地缘风险交织的复杂环境下,政策制定者选择分阶段释放红利,既可以避免短期强刺激可能引发的市场扭曲,也为后续调控预留缓冲空间,体现了“稳当下”与“谋长远”的平衡智慧。

从政策的结构设计看,三大类政策工具聚焦经济运行中的关键堵点难点问题,包括企业融资难、居民消费乏力、资本市场波动、长期资金不足、楼市不稳、创新驱动不足等难题,旨在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政策“组合拳”,精准施策,逐步化解深层次矛盾,夯实经济基础。

数量型政策主要解决的是市场流动性问题。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直接影响银行体系的货币供应量,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投资和消费。

价格型政策则主要关注利率水平,0.1个百分点的政策利率下调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融资成本,鼓励更多的借贷和投资活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通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可以进一步减轻特定领域的融资成本,如农业、小微企业、居民房贷等,从而激发这些领域的经济活力。

结构型政策主要是侧重精准调控。通过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进行差异化政策引导,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效率,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未来空间有多大?

未来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的政策空间,可从总量宽松、价格调节、结构创新三个维度来看待。

总量层面,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仍高于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通过定向降准、动态调整存准率等工具释放流动性的空间犹存,后续可根据经济运行节奏灵活运用,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 “源头活水”。不过,这需要综合考虑金融稳定、通胀控制等多重因素,审慎决策。

价格层面,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存在优化空间。可探索通过调整SLF、PSL等工具利率,引导中长期资金成本下行,进一步减轻企业融资负担;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灵活开展国债买卖操作,提升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加强市场流动性调节能力。

结构型政策层面,可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优化更有效的结构性工具,包括定向降准、再贷款、MLF、买断式逆回购、互换便利等,精准滴灌,提升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当然,政策空间的运用需坚守审慎底线,既要防范流动性过剩催生资产泡沫,也要避免结构性工具过度使用干扰市场机制,在“扩大政策效能”与“维护金融稳定”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

应对外部冲击,还有哪些政策组合可以尽快出?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应对需构建“财政 + 货币 + 产业 + 监管”的立体协同体系,强化底线思维与逆周期调节。

财政政策方面,可以继续加大中央政府债务规模,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加大对民生、科技、环保等领域的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等;持续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并适当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优化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科技创新、民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提升投资效益。

货币政策要在结构型工具上做足文章。在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方面,推出更多对应定向支持工具,如加强服务消费信贷支持、优化出口承压企业融资条件等;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升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同时,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如逆周期资本缓冲、动态拨备要求等,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和金融市场变化;推动国际金融政策协调,推出更多跨境金融工具,并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促进跨境资本流动的平衡与安全。

产业与就业政策需同步发力。强化就业优先,尤其是加强对中小企业政策的支持,帮扶重点就业群体和青年创业,确保就业形势的稳定。在市场准入、财税优惠,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对一些新兴领域松绑,推广绿色消费和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模式,鼓励创新和新产业发展,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房地产与资本市场调控要注重“提前部署”“精准施策”。如进一步优化限购政策的空间,因地施策,进行差异化调控,加大力度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变为保障房和租赁住房,增加供给,调节市场供需,重点支持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快推进“类平准基金”制度建设,明确其法律定位与操作规则,完善类似中央汇金公司的角色,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资金来源、退出机制等,提供更系统、更有效的干预手段,为资本市场异常波动提供制度化稳定工具;通过中间价调控、发行离岸央票、调节外汇储备等方式,加大汇率调节力度,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确保汇率稳定。

总的来看,从去年9·26政治局会议之后一揽子增量政策,到此次一揽子金融政策的出台,它们都不仅是应对短期压力的“及时雨”,更是深化改革的“铺路石”。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宏观调控需立足当前“稳增长、防风险”,着眼长远“调结构、强根基”。坚持政策连贯性与工具灵活性相统一,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支撑。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

作者:田轩

编辑:闵杰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贝多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gmc.com/7065.html

(0)
贝多财经的头像贝多财经
上一篇 2025年5月14日 下午12:14
下一篇 2025年5月14日 下午12:14

相关推荐

  • 传统营销陷获客困局,优质内容如何破冰汽车行业增长难题?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的行业变局下,传统汽车营销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加速迭代,车企们一边卷价格、卷性能,一边卷营销。在市场环境变化、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汽车品牌们逐步意识到,要离用户更近,线上营销成为品牌放大影响力的一把利器。 当消费者决策路径全面线上化,车企如何突破”流量贵、转化难&#8221…

    2025年5月1日
    2400
  • 赶飞机,到底为什么要提前那么久到机场?

    五一假期,选择坐飞机出行的朋友,尤其是喜欢卡点到机场的朋友要注意了: 这种时候,千万别卡点到机场! 要不然,“算准时间”冲进机场的你,很可能只能听到“距离起飞还有40分钟,值机通道已关闭”的声音,然后眼睁睁看着柜台关闭,选择改签或者退票。 不过,每个机场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这个时间不见得一定是40分钟。目前,国内主要机场的停止值机时间大都是在30分钟以上,…

    2025年5月6日
    2400
  • 8岁男孩已失踪4天,最新进展

    近日,福建莆田8岁男童爬山失踪一事引发关注。寻人启事显示,5月4日下午,男童邹某某在仙游县石谷解下山时与家人走失,身高112厘米,体型偏瘦,身穿黑色条纹T恤和深色牛仔裤。 据报道,男童母亲称,当天和丈夫带着3个孩子在石谷解爬山,“下山时,三个孩子在前面走,我们两个大人在后面跟着,中间也就距离几百米,下午两点半左右,我们到达小卖部,发现小儿子(邹某某)不见了”…

    2025年5月9日
    2000
  • “国民神药”,不好卖了?

    “小时候只要中暑或者拉肚子,爸妈就给我喝藿香正气口服液,基本一支就好,如果不好那就两支。” 身为“国民神药”,藿香正气口服液在消费者心中有着别样的地位,上述言论时常能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不仅如此,网友们还开发出更多用途,比如泡脚。 然而,人气如此之高的藿香正气口服液,近来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太极集团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其当家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10m…

    2025年4月22日
    5700
  • 这两座名城,要抱团发展

    近日,经杭州、黄山两地政府同意,《2025年度杭黄两市合作事项清单》正式印发实施,两地合作进一步走向深入。 这并非杭黄两市首次合作。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建设方案》),该方案以杭州、黄山两市为核心,以流域生态共保为基础,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新路径。 202…

    2025年4月25日
    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