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车展经历了两年的热闹后,上海车展选择主动降温“限流”。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少了车企大佬高调互访和智驾被过度炒作的现象。车展回归本质,不再喧嚣炒作或刻意造势。
2024北京车展首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和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的互动直接让车展登上热搜。这种与车有关又无关的高流量颠覆了传统汽车行业对国际A级车展的认知,也展示了“互联网+”对造车的影响。随后的成都车展和广州车展同样上演了车企大佬频繁串门的桥段。然而在2025上海车展上,雷军没有出现,这种通过老板引流的方式迅速降温。事实上,本届上海车展开幕前有消息称,组委会规定车企“掌门人”不能随便串台。
车展首日,小鹏汽车展台仅迎来周鸿祎一位场外嘉宾。这次现身更像是安排好的环节,周鸿祎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一起与小鹏机器人IRON互动,展示机器人的功能。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来到理想汽车展台,在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的陪同下体验新车型,并讨论了合作计划。不过,相比车企间的“串门”拉流,他们的互动更偏向于供应商与车企的深度联合。
与此同时,蔚来CEO李斌并未出现在小鹏汽车展台上,而是专注于自家品牌。车企掌门人在车展上“卷”流量的背后是为了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目前新车加速迭代且售价持续下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逐渐见顶。小米汽车、鸿蒙智行等品牌的流量正转化为销量,这促使不少车企意识到改变营销手段已迫在眉睫。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营销的目的是将产品更好地销售出去,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曝光度,但最终还是要依靠过硬的产品。
不仅车企CEO间未现“串门”互捧,火热的智驾也开始降温。2025上海车展前夕,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我国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预计今年底有望达到65%。面对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的提升,近年来车企频繁提及“智驾”、“高阶智驾”等关键词。然而,营销宣传上的模糊地带也让消费者产生认知误区,导致违规行为频发。
为合规,多家车企连夜修改PPT方案。此前地平线发布的“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也进行了名称修改。2025上海车展上,智驾成为各场新车发布会时被迅速带过的板块。相反,冰箱彩电大沙发、车辆构架性能、价格等消费者实际能感受到的产品体验重新成为宣传重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企业应全面告知驾驶员责任、系统基本信息、正确使用方式和应急处置方法等核心内容,确保用户清晰认知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本质区别,共同筑牢道路安全防线。
智驾回归理性的同时,车企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也更加“接地气”。小米汽车、鸿蒙智行、蔚来旗下的乐道汽车和firefly萤火虫、比亚迪旗下方程豹品牌、iCAR等首次亮相。部分老面孔如现代起亚、捷豹路虎等则缺席。国内车市竞争激烈,一部分车企出局,另一部分车企开始思考如何分配资源。北京现代董事长吴周涛表示,股东双方增资主要用于产品开发,目前产品还在开发过程中,不具备在上海车展上展示的条件。此外,北京现代把节省下的钱用于终端销售和客户服务中。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2%,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6%的平均水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汽车行业需要有效降本增效,加大成本控制水平。上海、北京车展通常被视为行业风向标,但在激烈的车市竞争下,各车企在本届上海车展首日直接开启抢单模式。虽然媒体日通常是新车密集发布的时间,但许多展台销售人员也在当天登台。沃尔沃汽车展台销售人员张英表示,每位路过展台的参观者都可能是潜在客户。同时,车企紧抓线上获客机会,带货主播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一道风景线。对车企来说,车展现场收取的订单量有限,线上集客更为重要。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贝多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gmc.com/4631.html